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信访工作条例》的明确要求。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深化信访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三分吸附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系统重塑了控纷链、解纷链、治纷链的“三链同构”工作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伊金霍洛特色的信访工作法治化道路,全旗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信访秩序稳步向好、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助力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全域覆盖构筑“控纷链”,打好源头治理“主动仗”
针对“未诉性”“可能性”问题和历史遗留的“钉子案”“骨头案”问题,创新推出源头治理“一线三全”工作法,按照“一线”访、“一线”查、“一线”督、“一线”解的总要求,构建了“排查导入全口径、台账把控全周期、矛盾化解全方位”的“控纷链”,全力控增量、减存量,着力构筑源头治理新格局。
一是控制源头增量,主动解决“未诉性”“可能性”问题。实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发挥“党格+网格+警格”作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综治网格员、五老乡贤、三官两师两员等力量进行“一线”访、“一线”查,常态开展隐患排查和领导干部下访工作,做到旗级一月一排查、镇级半月一排查、村级一周一排查,领导干部一月一下访,并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全部纳入台账,及时转办交办,做到“即知即调”全周期管理,实现群众的意愿第一时间“有人听”、诉求第一时间“有人应”,切实将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一线。二是减少源头存量,全力攻坚“钉子案”“骨头案”问题。聚焦回迁安置、矿区征占地补偿、房地产历史遗留、土地草牧场权属纠纷等成因复杂、涉及群体多、解决难度大的“钉子案”和“骨头案”,深入“一线”督,坚持“一线”解,按照“分层分类”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并按照信访事项“双交双办”原则,转交责任部门和专项工作组同时办理,采用“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对策”方式,分析矛盾纠纷缘由和症结所在,制定解决方案,进行分类处置,以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类问题”解决,努力推动信访积案动态清零。
二、多元联动构筑“解纷链”,打通受理办理“路线图”
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五化四到位”要求,通过梳理建立各职能部门信访工作权责清单,制定信访导引图、路线图以及工作流程图,明确各类信访事项的法定处理途径和法律依据,构建“全口径登记导入、精准分类分流、前置调解程序、多元参与调处、全过程跟踪督办”的“解纷链”,实现精准分流分调,打通“受理→调解→行政三级办理→法院两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
一是坚持调解先行,推进多元调解衔接联动。依托全旗“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网格化管理、法律援助、诉讼、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服务职能进行全面整合,打造了“多部门合一”的多元共治“解纷大楼”,按照“调解为先、诉讼断后”原则,进行“一站式”登记受理、“一窗口”分流交办、“一揽子”接待调处、“一条龙”跟踪督办、“一标准”评价反馈,实现群众信访诉求“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优化整合行政、司法机关、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信访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化解无缝衔接,形成警调、诉调、检调、访调、行调“五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了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解决的“联管联调”大调处格局,切实扭转信访空转、化解多转、诉讼难转的局面。二是规范办理过程,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坚持“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督办等作用,建立“包案领导带头主持、社会第三方力量共同参与”的“1+N”信访公开听证评议制度,打造信访听证评议室,建立信访工作专家库,将听证贯穿信访事项办理、复查复核全过程;积极探索复查复核会审机制,绘制复查复核工作规程和“流程图”,根据案件情况邀请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行业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案件复查复核。通过统筹调度多方资源,实现资源整合、部门联合、工作融合,不断提升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质效。
三、双向复盘构“治纷链”,打造双向规范“硬约束”
创新“三看三查”信访事项复盘溯源工作机制,“双向规范”打造“规范信访工作、规范信访秩序”的“治纷链”。通过对信访事项全量复盘溯源,看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源头、查群众出现诉求后首接首问责任,看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工作作风、查解决矛盾化解问题的办理程序,看解决矛盾化解问题的工作质效、查信访问题发生后及时依法处置和监督推进责任落实情况,有效把前端源头减少信访问题、中端依法依规受理办理信访事项和末端监督追责倒逼信访事项化解融为一体。
一是规范信访工作,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全面开展信访业务规范化评查,严格规范办理流程,以程序推进保障实体解决。建立“蓝、黄、红”三色分类管理制度,加大信访督查督办、通报问责及分类管理力度,并从“抓定位”“改现状”“敢建议”三个方面,抓好“三项建议权”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信访工作中存在的“慢粗虚、推拖躲”情况,动真碰硬,强化结果运用,倒逼责任落实。二是规范信访秩序,让依法信访、违法必究深入人心。一方面,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和依法信访、理性维权的意识。另一方面,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强化“四单”管理工作举措,建立“信访事项处理清单”“信访人思想教育清单”“信访人帮扶救助清单”“违法信访行为依法处理清单”,切实压实属地管控责任,联动公检法司及相关部门形成依法处置违法信访行为工作合力,切实维护正常信访秩序。
四、数智赋能同构“三链”,打开智慧信访新篇章
打造“e访通”智慧系统,积极探索“五智”路径,以智慧接访、智慧代办、智慧转办、智慧督办、智慧分析为抓手,优化普通信访、信访代办、人民建议、接访预约、电子档案、数字大屏等六大工作平台,为调解业务和信访业务标准化、信息研判精细化、转送交办精准化、办理流程规范化工作提供了强劲支撑,搭建起线上线下交互式、立体化的群众诉求表达平台,推进信访工作提速增效,为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信访系统,努力实现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切实履行好信访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责使命,为服务和保障现代化建设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