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柴达木村是札萨克镇结合“旅游兴旗”战略新开发的乡村旅游景区,也是伊金霍洛旗独具特色的民俗体验基地。查干柴达木汉语意为“白色的枳芨滩”,因村内的湿地草原有连片的芨芨草而得名。
自然禀赋良好。查干柴达木村位于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北部,东北与伊金霍洛镇毗邻,西与给勒登庙嘎查相邻,距镇区3公里,距成陵和伊泰红庆河煤矿各5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三个自然村,总人口347户859人,而且人员居住较为集中。全村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87%,植被覆盖度高达94%,境内物种具有多样性,拥有油松、樟子松、山桃、山杏、沙柳、榆树等近百种乔木树种,以及狼毒花、波斯菊等近千种草本植物品种,湿地草原近20000亩以上,是伊金霍洛旗境内最大的湿地草原,草原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位较高,自流泉四季奔涌,地表水系常年不断,水质经化验达到优质饮用矿泉水标准,境内拥有库容量3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座。
历史文化悠久。查干柴达木为蒙古语,汉语意为“白色的枳棘滩”,因夏季草原盛开白色的狼毒花而得名。该村始建于清朝末年,由陕西农民到内蒙古跑“青牛具”开垦开荒搬迁至此。这里也曾是原札萨克旗王爷府和国民党绥靖蒙政会驻地,三连护卫队驻扎在该村,负责守护王爷府、国民党绥境蒙政会及其住所安全,因此该村当时被称为“三连寨子。独贵龙运动的领导者旺丹尼玛活佛和爱国人士沙克都尔扎布王爷曾在这里留下活动的足迹。
文化传说——位于村内的柴登水库没有地表水源,水源主要来自地下的一处“活泉”,这处“活泉”自村里的人记事起就从来没有停止流淌。“活泉”在本村及周边的蒙古族群众心目中历来就是水神的象征,每当逢年过节蒙古族群主都聚集到这里祭拜水神。虔诚祭拜使“活泉”形成了现在的一座小水库,给村里的百姓带来了灌溉水源,从此,水库周边的老百姓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村庄记忆完整。查干柴达木村民居多为陕北风格建筑,“红顶起脊房、黄泥土髯墙、原木栅栏场、花格木门窗”是这个村庄最为原始的生态记忆,因此在村庄改造中,我们以“熟悉的味道、记忆中的村庄”做为旅游村容村貌改造的主题,在保持这些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陕北农村民俗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结合与传承,秉承“就地取材、粗粮细做、精心俭做、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理念,对该村进行了整体改造与建设。改造后的村庄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态风貌,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得到了景观效果和实用功能的提升。
旅游交通情况。查干柴达木村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包西铁路、210国道沿村而过,包西铁路新街站距村庄仅有2公里,40公里的通村油路连接了所有的自然村。村庄距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5公里,距鄂尔多斯阿康核心区30公里,距鄂尔多斯机场20公里,距札萨克镇区1公里,距伊泰红庆河煤矿矿区3公里,距图克工业园区38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该村成为人们城区近郊游、景点延伸游、户外自驾游、乡村休闲游的首选之地,毗邻镇区、矿区、园区、景区的区位优势也使旅游客源得以充足的保证。村庄内共有旅游导引标识牌400多块,形成了村域旅游导引、景点旅游导引、功能指示导引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导引标识全覆盖。
环境保护和卫生。进一步提升村庄景观效果,新增绿化面积200多亩,补植苗木8400多株,安装路灯200多盏,建设景观节点50余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倡导生态优先原则。一是合理规划污水处理系统,修建排水处理系统,通过建设化粪池,配备2辆垃圾清运车和200多个垃圾收集箱,组建村内环卫队伍、村容管理队伍,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二是通过有效的功能分区,防止旅游设施无序布局,对敏感区采取防范建设等控制措施来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三是坚持做好景区内的空气、水质等资源的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自然环境和谐。
产业特色明显。查干柴达木村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三大资源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旅游文化内涵,将查干柴达木发展定位为草原户外休闲乡村,形象定位为蓝天白云下的骑游部落。随着产业转型发展,在“旅游兴旗”的战略指引下,确立了风貌与传统融合、景观与自然和谐、产业与文化统一、市场与需求相连的发展模式。坚持“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和“健康运动、健康饮食、健康养生”的“两大理念”。依托三大区域(亲水娱乐区,特色农家乐民宿区,户外休闲营地区)打造伊金霍洛旗最大的亲水休闲旅游基地和户外露营基地,启动建设房车营地和帐篷营地,投入运营乡村餐饮、民间住宿、户外野炊等一系列项目,主打“走乡间小路、听村庄故事;住村民小屋,品传承美味”的村庄旅游品牌,激活“乡村旅游业”,打响草原骑游部落这一品牌。
露营地总占地2200亩,露营地内“水、草、沙、林”资源共存,有最原始的草原地形地貌,可以让您尽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与画意,同时也让您尽情领略马背游牧民族的激情、豪放与热情好客的传统风俗。
露营地的游客服务中心位于三眼沙丘中心地带,沙水共存,林草互依,蔚为独特。露营地共设房车营区、户外帐篷营区、蒙古包住宿区、游牧文化体验区、亲子互动娱乐拓展区六大功能区域。其中户外休闲娱乐项目设有野外房车露营、野外帐篷露营、野外探险及亲子互动游戏等,体验型项目有原生态蒙古包住宿、木屋住宿、蒙古族赛马、摔跤、射箭、篝火晚会以及游牧生活体验等。房车露营地和帐篷露营地内基础设施、水电交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完备,共有房车营位45个,户外帐篷营位500个。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您还可以在享用蒙古族传统美食炒米、奶茶、手把肉、烤全羊的同时欣赏热情好客的蒙古族艺术家为您献上丰富的文化艺术表演以及同时有近千人参加的草原篝火晚会。在营区中放眼无际的云海绿色中,开门就见平原斜阳,关门即是温馨小窝。夜晚仰望浩瀚星空,清凉又澄净的世界令人陶醉。在努德勒庆露营地里的感受就是这样的怡情养性、放松自然。
村史馆是村史历史沿革、村史文化、民族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乡村记忆、村民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一部村史,几多乡愁,反映着村庄历史特征,凝聚着事件人物方面等内容。乡村历史展览馆的建设不仅仅反映的是辗转岁月沧桑的变化,也反映了党的领导下近几年村民的改革步伐,也体现了札萨克镇人民政府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村史馆内目前共收藏涉及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生产农具等共540件藏品。这些琳琅满目的“老物件”浓缩了查干柴达木村过去的生产生活记忆。寻找曾经的旧物,探寻过去的故事,追寻文化之本、民族之根,村史馆的行程,总是让人感想不断,回味无穷。
饮水思源及八零记忆
村史馆的东南侧,是查干柴达木村的记忆走廊,结合了乡村自然景观,打造村庄节点。分别是以辘轳井、压水井以及流水石等造型阐述乡土文化,故名为饮水思源。以陀螺、风车、弹弓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儿童娱乐场景为主线,打造休闲广场,命名为八零记忆……类似这样的景观节点,这个村共有十二处,每一处都融合乡村记忆、人文风情,兼具休闲娱乐功能,实现了柴登十二景,处处可留人。
寨巷服务区
查干柴达木村重点参观项目——寨巷服务区。因为查干柴达木村过去也称为“三连寨子”,而这条街巷是建于这个寨子里的重要街道,所以起名为“寨巷”,这一区域的建筑面积共2400平方米。建筑结合晋陕蒙特有外形元素,并装饰为花格木门窗、青砖黄泥墙的风格,此外还配置了乡村大舞台以活跃今后文化气氛。目前将商业区打造为集乡村餐饮、民间特色住宿、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接待中心。其中乡村餐饮区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有两个特色大厅和八个民俗雅间。民间特色住宿区,共有标间24间,大床房17间,其中包括3间观景房。还打造了两间乡俗热炕房,便于游人体验当地特有的民俗习惯。此外,在服务中心,另打造了3间乡村练歌房,在满足游客就餐住宿的同时,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商业区整体的装修风格都是按照本地独特、古朴的装修风格装饰的,可以让游客更深切的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及生活习惯。商业区除了接待游客、散客以外,还可以承办当地的一些婚宴酒席,这样即使在旅游淡季商业区也可以照常运营。
“香村”野炊驿站
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话句:让脚步停一下,等等我们的灵魂。“香村”野炊驿站就是这样一个贴近大自然、感受慢生活的去处。在这里我们可以在树荫下围桌而座,品一杯浓茶,尝几份美食。也可以展一页书卷,悠闲于吊床之间。
“香村”野炊驿站位于村庄东部,临水而建,依树而成。整个野炊区共设置了石桌椅30多处,可同时容纳300多位游客就餐。村庄为游客提供了自产的绿色食材,还有烤炉、炖锅、休闲帐篷等所有野炊用具。前来的客人,不需要经过繁忙的装卸搬运等过程,就可以享受自己动手品味乡野美食的乐趣。可以想象一下:在温和的阳光照耀下,摆上防潮垫,躺在舒适的草地上,孩子们在小池塘里摸鱼,逐水嬉笑,远处沙滩排球场上,一场不那么像样的比赛正在进行。聆听微风吹过柳梢的哼唱,鸟儿缠绵的呢喃,生活瞬间就有了意境,那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这个村庄欢迎每位客人来此感受乡村慢生活。
上一篇: 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荞麦花开
下一篇: 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红色革命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