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旗委依法治旗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纳林陶亥镇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要求,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基层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现将2024年度法治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纳林陶亥镇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今年共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和专题研讨班13次,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文献,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二)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严守纪律勇于担当
纳林陶亥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将党内法规制度执行落实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年进行专项监督检查3次,有效遏制了违规行为,提升了全镇各级干部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并执行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相关规定,确保司法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全镇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严禁干预案件审理,强化监督机制。同时,严格依据《职责规定》要求,认真履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带头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履职。
(三)贯彻决策部署全过程,有序高效开展工作
年初制定年度依法治理计划,将全面依法治镇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作为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始终坚持亲自部署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全年主持法治建设专题会议2次,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对法治建设始终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坚定不移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推动全镇法治工作健康开展。
二、2024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在依法决策与依法行政方面。一是对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事项,坚持先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坚持聘用法律顾问并进一步建立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预判和防范。二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全年拆除各类违建2.2万平方米,查处办理违法放牧案件10件;严厉打击私挖盗采等违法行为,处置河道采砂行为1起;持续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行为,统一划定经营区域,全面提升镇区环境秩序,加强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和执法行为的文明性。
(二)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依托“1+3+7+N”网格化工作模式,排查矛盾纠纷264件,化解262件,化解率达99.2%;接收上级转办信访案件27件,成功化解10件,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达100%;对缠访闹访,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的海勒素壕村、阿吉尔玛村2位村民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切实引导更多群众合理合法信访。二是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以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的“五个法治化”为核心,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机贯通的信访法治化工作体系,充分利用镇、村、社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温暖纳里”地企议事会、纳林陶亥人民法庭等机制,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矛调中心,进一步强化“五个法治化”,共计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140余次,涉及群众1300余人,成功调解问题78件,化解A类矛盾纠纷11件、C类2件。
(三)法治宣传教育及社会治理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2024年共开展普法宣传12次,充分利用大屏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6次,推动全镇形成浓厚法治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党委+支部+网格员”三级大党建格局、“五老”人员的引领作用,发展壮大人民调解员、社工、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基层治理队伍,合力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农民工工资纠纷处置。持续推动17个村(社区)在“纳里善治”的工作格局下协同开展纠纷调解、“三防”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举措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深度不够。针对于农牧民的普法教育仍需纵深推进,部分群众法律意识仍较为淡薄,在表达诉求、维权的过程中认为法律途径过于繁琐,坚持通过信访、“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在执法过程中,部分群众对抢栽抢种抢建等违法行为的认识不足。二是基层法治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乡镇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但基层司法所等部门存在人员配备少、工作任务重等问题;在执法队伍中,在编在岗的执法力量不足,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及执法质量;村委会部分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欠缺,在履行职能时难免出现纰漏。
下一步,纳林陶亥镇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确保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大法治教育培训力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法治基础,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水平,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特别是加强对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坚持将法治思维贯穿工作始终。进一步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抓住关键环节推进依法治理。努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在项目实施、移民搬迁、征收补偿等突出领域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三)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推进法治建设。坚持举办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全民法治信仰,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