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伊金霍洛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 ||
索引号: | 000014349/2021-01656 | 分类: | 综合;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财政、金融、审计;自然资源、能源;工业、交通;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劳动、人事、检察;公安、安全、司法;民政、扶贫、救灾;民族、宗教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年12月29日 |
文号: | 伊政发〔2021〕76号 | 内容概述: | 伊金霍洛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
时效性: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21日 |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伊金霍洛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伊金霍洛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伊政发〔2021〕76号
各镇人民政府,旗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园区,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现将《伊金霍洛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9日
伊金霍洛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旗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导向、坚持高端引领、坚持载体支撑、坚持开发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三点三着力”(以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为支撑点,着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以成果转化、技术应用为切入点,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众创空间为突破点,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指导思想,科技创新对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稳步提高。
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煤化工领域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煤炭产业“四化”建设快速发展,形成“最优质的资源、最先进的产能、最安全的矿井、最现代化的装备”的“四最”优势。“智慧矿山”建设取得成效,境内超半数煤矿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全部国产化并实现连续平稳运行,实现了6.6米、4.8米、3.6米厚煤层和1.25米薄煤层智能化开采,建成智能化采面4个。“矿井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等6大重大专项攻关项目以及矿井水保护技术、矿区水资源调控技术等4项课题正稳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技术取得阶段成果,基本实现智能管控、无人值守。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成功运行世界首套、目前全球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正能化工集团的360万吨煤炭分质分级综合利用项目是我国已建成的煤炭分质分级综合项目中单企最大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行业中首次实现全产业链循环,具有行业典型和示范效果。新能源领域,引进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重点布局风光氢储和电动矿车综合智慧能源示范产业。新材料领域,通过转化利用、精深加工发展新材料产业,在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生产基础上,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装备制造领域,中煤北京煤机鄂尔多斯分公司、神东煤机维修中心、天隆工业园等设备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农牧业领域,大力发展舍饲型绒山羊的品种培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羊绒品质。大力推广牲畜改良技术,我旗牲畜改良比重达到85%。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辅以优质专用品种、有机肥增施、精量播种等技术,推动农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牧业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特色林沙产业领域,内蒙古清研沙柳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建筑装饰用木制挂板通用技术条件》和《建筑门窗用木型材》的编制工作,同时带动和指导农牧民科学种植沙柳,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全旗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互联网+”与“智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旗煤炭、物流、农业、旅游、文化、社会治安等各个领域。我旗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安全矿山、智慧城市等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5G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并出台了《伊金霍洛旗委办公室 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金霍洛旗促进科技创新实施意见的通知》(伊党办政字〔2017〕10号)、《伊金霍洛旗委 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伊金霍洛旗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伊党字〔2016〕26号)、《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伊金霍洛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伊政发〔2018〕19号)等政策措施,形成内容涵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奖补、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金融的“1+N”政策体系。二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十三五”末,我旗拥有科技型企业353家,其中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三是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共投入6.97亿元,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38%。财政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总支出达47159万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15倍。四是科技项目管理不断优化。通过提高项目申报引导和服务质量、及时兑付配套资金等措施,显著提升了项目承担单位的积极性。“十三五”时期,我旗成功申报市级以上项目110项,涉及高新技术、农牧业、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兑付科技项目财政资金4415万元,兑付率100%;组织实施旗本级项目71项,兑付科技项目财政资金1574万元,兑付率100%。五是平台载体建设不断加强。伊金霍洛旗天骄众创基地被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蒙古自由极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天骄众创园希望小镇等6家企业和单位相继评为国家、自治区、市级众创空间,朵日纳美好农场星创天地、麻地梁小杂粮星创天地等7家星创天地分别被评为国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我旗拥有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各类平台载体共27个,包含国家级8个,自治区级17个、市级2个,其中博士后科工研工作站2个、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研发中心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众创空间6个、星创天地7个。平台载体涉及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六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入。深入贯彻落实“4+8+N”科技合作机制,搭平台、建纽带,鼓励引导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企业签署《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攻关项目专项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外优质科研资源向企业聚集。牵头成立鄂尔多斯现代能源经济研究院,围绕《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3年)》,提出6项重大专项攻关课题并启动课题研究。“十三五”期间我旗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矿业大学、鄂尔多斯市防治沙漠化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在煤炭工业、轻型化工、稀土、沙产业、地质勘测、生物技术、生态修复治理等领域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七是创新人才不断汇集。“十三五”期间我旗创新人才数量稳定增长,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旗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共817名,其中博士 22名、硕士358名。内蒙古伊伯特煤炭科技有限公司以鄂尔多斯现代能源经济研究院为平台,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吸纳煤炭科技领域9位顶级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围绕智能化开采等重大课题开展技术攻关。“十三五”期间,我旗获评“草原英才”工程个人3名,获评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9个(其中滚动支持团队1次),人才项目引领支持计划2项,累计落实人才项目专项资金360万元。八是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进。我旗“新能源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辅助运输装备与关键技术”“浅埋坚硬特厚煤层上层综采、下层综放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煤制油关键技术”“智能煤矿建设关键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科技成果相继转化落地。“舍饲条件下绒山羊育繁推一体化与精准养殖技术研究”等项目均形成科技成果并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绒山羊种质资源创新及标准化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等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项目陆续启动。
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按照自治区知识产权重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十三五”末,全旗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332件,年均增长49%;专利授权量累计达800件,年均增长60%;每万人拥有高质量发明专利2.88件。2019年,我旗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伊金霍洛旗丽景商业管理公司成为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对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十三五”期间全旗新增通过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企业10家。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同步推进,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等宣传新模式,吸引群众参与。
民生科技应用不断深入。着眼于政府治理、社会治安、生态环保和医疗健康等民生和社会问题,加快成果应用。围绕“智慧伊金霍洛”项目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基本完成“智慧政务”建设,打通涵盖96个行政事业单位间的信息高速通道,同步建设“伊金霍洛旗政务云”。“平安伊金霍洛”一期项目应用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系统助力社会治安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稳步推进,完成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区域体检及配套辅检信息系统建设,截止“十三五”末,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HIS、LIS、PACS、EMR、区域体检等系统均已上线运行,病历、处方、体温单等均已实现标准电子化,并完成了蒙文版式开发。坚持生态环保与传统资源协同发展,推进内蒙古矿区中蒙医药生态有机培植技术研发及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开展藏木香、绵黄芪、甘草、苦参、射干、蒲公英种植试验。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作为全国第三大产煤县、国家重要能源战略基地和内蒙古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我旗拥有具备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多方面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我旗还面临国外形势日趋严峻,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能耗“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创新力量薄弱、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载体建设基础薄弱、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唯有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才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等方面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二章 指导方针
“十四五”时期我旗科技创新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立足我旗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乡协调发展样板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整体定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风光氢储车”、新型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培育创新主体,扩大科技合作交流,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坚持把支撑发展作为战略任务。聚焦全旗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和突破口,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社会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坚持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建立适应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工作核心。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尊重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创造积极性,要设置科学的激励体系,通过合理激励,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发展机遇。坚持扩大开放激活创新,最大限度利用各方创新资源,力争抓住机遇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5年,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水平逐步提升,创新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型企业与领军人才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快速成长,形成“ 高质量创新发展”“数字化应用发展”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科技发展成为推动我旗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分项发展目标
到2025年:
——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全旗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2%,并逐年递增。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增加。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0.96件。
——创新主体活力逐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家。
——创新载体持续发展。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0个。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7家。
——创新人才不断汇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3000人。
——科技服务更加优化。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投入体系及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完善,市级以上科技服务机构达到15家。
专栏1 “十四五”时期伊金霍洛旗科技创新预期性指标 |
|||
序号 |
指 标 |
2020年 |
2025年 |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年均>25% |
|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38 |
2%以上 |
3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0.52 |
0.96 |
4 |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
11 |
35 |
5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
15 |
30 |
6 |
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数(个) |
10 |
20 |
7 |
新增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家) |
5 |
15 |
8 |
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家) |
7 |
11 |
推动重点产业领域高新技术攻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化工产业、制造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对推进我旗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发展新能源产业
氢能产业。依托我旗资源优势支持开展氢能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引入研发机构与团队,加快构建制氢、储氢、运输、加氢和燃料电池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体系。支持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协鑫零碳产业园建设。优选高效电解水制氢及催化技术,推进高压气态、低温液态、稀土合金固态储氢材料、氢化镁固态储氢材料和储氢容器制造,推进大型燃料电池电堆和双极板、膜电极材料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引进氢能重卡研发中心、氢能重卡整车制造与改装基地、绿色制氢基地、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示范站项目,建成全国重要的氢能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产业发展基地。
太阳能产业。加快发展光伏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效、稳定和低成本利用的瓶颈问题,提升利用效率。提升光伏系统与智能并网等关键技术服务能力。突破光伏电池组件及控制设备制造、大型光伏电站高效可靠运营控制等核心技术。
风能。支持风力发电装备的研发应用,开展风能与太阳能互补集成技术的研究创新。开展风电检测保护、风能检测、风电储能、风电场运维管理及电网稳定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开展风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储能。结合新能源外送基地配套储能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需求,探索开展氢储能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研发应用高效低成本储能技术,推动大规模储能领域技术攻关和相关技术示范应用。引进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化应用项目。
二、发展高端制造业
支持绿氢装备、风机设备、光伏组件和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加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工程机械、化工机械、输变电装备等重点领域研发支持力度;加快攻关大型、高压、高温、高效化工装备技术。大幅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水平。
发展大型煤炭洗选成套关键装备、煤矿节能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开展煤机装备、大型矿井支护、采掘设备、型煤加工设备、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等制造技术研究,煤化工成套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不断提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发展新材料产业
发展聚合物电解液、催化剂和电极、特制光谱塑料和涂层、碳纳米管、金属氢化物浆料、高温超导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关键技术,支持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化工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重点开展高分子工程材料、密封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研发。研发新材料制备加工成套技术与工艺,推进新型功能材料的产业化示范应用。加快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的科技攻关。
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发展数字产业。围绕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数字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G技术研究应用、物联网基础技术和集成应用研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可信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数据交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智能终端器件技术,面向物联网的关键传感元器件和终端设备设计制造;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技术,面向电力装备、整机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研发相关配套电子元器件。
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煤电机组协同脱硫关键技术、煤电亚临界升级高效技术、大型燃煤机组智能燃烧优化控制技术、超临界空冷机组关键技术等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和电厂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研究,强化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固废综合利用。支持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和固废高值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支持以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为原料,开发节能环保型产品。开发应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工业排放有毒废气控制技术。
创新技术,加快提高传统产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新技术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发力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
清洁煤炭产业。探索资源利用高效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新路子,加快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全力推进清洁利用,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发展多联产甲醇、合成氨、天然气等产业项目;利用煤炭热解分级利用技术实现煤-电-气-焦多联产。加强对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等领域副产的煤矸石、焦炉煤气、二氧化硫、蒸汽等的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高效煤电产业。开展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攻关和高效洁净燃煤火力发电技术攻关。提升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粉煤灰、脱硫副产物、废旧脱硝催化剂等)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智能调度技术。鼓励研发高效低成本碳捕集技术。
现代煤化工产业。积极推动煤化工产品产业链延伸、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不断提升煤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发展煤化工与精细化工技术,积极引进煤化工前沿技术,推进煤化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重点开展煤气化技术、煤化工催化剂等研发。鼓励煤化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推进节能技改、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工程,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升级。
一、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是提升现代农业技术。重点发展区域优势农作物,支持瓜果蔬菜、菌类等种植业良种推广,培育和改良绿色蔬菜、高产经济作物等本土种植。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组织实施玉米、小杂粮、苜蓿等经济作物和林草种质的联合技术攻关,加强选育和推广优质品种,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林沙产业,鼓励开展沙柳制木、生物质发电、饮品药品保健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技术开发;支持开展沙柳、沙棘、柠条、文冠果、麻黄等林沙作物采收、生产、加工设备的开发与研制及相关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生产管理科技含量,支持节水灌溉、无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节能日光温室、智能化连栋温室、设施养殖、植物病虫害防控、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北斗导航系统的农田草牧场管理、农业物联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现代综合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和应用。
二是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发挥农牧结合优势,大力发展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绒山羊、肉牛、奶牛、肉羊、奶山羊、生猪、禽类等新品种培育和优质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开展绒山羊高效养殖模式研究,建立绒山羊高效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敏盖”内蒙古绒山羊品质和效益。注重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支持开展农畜产品的高效分离提取、高效杀菌、制汁制罐、冷冻冷藏、发酵增香、在线检测、有害物危害分析与控制等贮藏、保鲜、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综合利用技术应用与研究。
二、加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大科技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加快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新知识的普及,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现代农牧业科研、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服务和创新主体,以科技创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培育壮大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巩固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星创天地等农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大力推广“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牧户”、“企业+星创天地+农牧户”等服务模式,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效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信息化服务,借助“鄂尔多斯科技惠民”服务平台和“12396”农牧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服务,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提高服务效能,提升农村牧区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努力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支持休闲观光农牧业综合示范研究、农牧业智能化信息化、行业标准化体系等研究,推动农牧业与文化和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文化旅游业。推动科技、互联网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支持旅游景区改造升级、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特色演艺产业开发、旅游商品、纪念品、装备品开发、“智慧旅游”、数字旅游、信息分析处理、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开发、数字音乐、数字动漫等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健康服务业。支持预防保健、卫生应急、卫生监督、远程医疗服务、卫生咨询、健康管理、医疗知识等医疗信息服务,中蒙医药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社会化养老、健康养老、食品安全检测、地方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大数据产业。深化“云计算-大数据”协同发展,支持“互联网+”在煤炭、物流、农业、旅游、文化、健康等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支持开展公共安全、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科技项目的实施。
鼓励开展煤炭化工产品大宗商品交易、农副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持O2O模式、电子商务云服务、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教育、文化、医疗等开放性数字内容服务平台等新型业态。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力度。以市民工作和生活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为资源,以信息安全为保障,开展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开发及在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方面的应用,为群众提供“云、网、端”智慧服务,加快推动城市早日跨入“万物互联”新阶段,为群众便捷享受到高质量的定制服务提供支撑。
一、改善民生水平
以满足市民绿色、环保、舒适的环境需求为目标,着力为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固体废物处置、太阳能利用、节能提供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在节水设备开发与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退化草原修复、农牧交错带生态修复、干旱矿区生态修复重建、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关键技术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节能减排、矿区生态治理项目,营造生态、低碳的城市功能空间,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发展。
二、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
加大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临床治疗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对各类中蒙药制剂品种、天然药物提取物、临床需求的仿制药、特色原料药、保健食品等的开发与研究。支持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提取工艺、超临界萃取技术、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和蒙医药在治未病领域的技术研究力度。应用远程医疗等平台,保障人民健康。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支持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安全保障领域技术进步,研究社会安全支撑保障关键技术。重点支持在监控预警、应急通讯、快速反应、控制处置等保障技术方面,开展社会治安关键技术研究,保障群众安全和社会安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应用绿色技术,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瓶颈。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提升零碳、低碳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铸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发展绿色技术及综合开发利用。支持沙区植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发展,构建沙区植物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规模化开发集成技术体系。支持封沙育林育草技术集成创新、沙生植物资源饲料化、肥料化利用技术、沙生植物建材及装备制造技术。
发展生态安全技术。围绕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关键技术突破,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技术发展。
发展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支持“智慧矿山”“绿色矿山”、人工重塑地貌修复技术、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技术发展。不断提高采空区及复垦区土地恢复治理率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率,利用生态自修复规律与人工修复方法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质量提升,促进科技成果充分转化,推进人才引育相结合,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创新能力强、创新环境优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引进或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引导和鼓励企业作为研究主体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前沿性创新研究,推动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机构的建设,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将“三清零”行动与绿色矿山建设、节能降耗等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到“十四五”末,力争全旗无研发投入、无研发机构和无发明专利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三清零”。优化和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特别是针对重点领域、重要产业,吸引多元投资,鼓励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对新认定的国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奖补。加大与驻地央企对接力度,支持设立研发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
二、以“双倍增”为目标,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双倍增”计划,建立完善梯次培育体系,从孵化培育到成长扶持、推动壮大,遵循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规律,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全旗科技型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建立中小企业项目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重点企业项目库,并给予精准扶持政策。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科研成果质量;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挖掘企业的创新潜力,培育一批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引导和推动中小微企业在所属领域深度发展,瞄准专业细分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中坚力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基本素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大力提升区域科技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政策和科技项目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实施科技重大项目、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和引导企业家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和变革性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产学研合作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家、自治区和跨地区科技合作。帮助企业制定科技创新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四、落实涉企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建全完善多渠道科技创新政策宣传通道,扩大政策的社会影响面,提高政策的普及度。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市“科技兴蒙”行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支持自治区外科技型企业、创新团队、技术成果持有人来我旗设立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创新平台在创新资源聚集、资源共享、创新主体协同联动、统一组织管理、落实创新工作推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区科技创新链、产业链与过程价值链的重要运转载体,是创新生态中的关键环节。
一、推进重点优势产业研发与转化平台建设
围绕新能源、煤炭开采、煤机制造等我旗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建设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孵化,以及公共研发服务等。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库,引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创新效率。
二、引导创新平台开放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我旗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升我旗整体创新水平。促进各类各级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的开放与融合发展,提升研发与转化服务能级。
三、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
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围绕信息共享、资源开放、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科技咨询、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为创新创业提供多方位的软硬环境支撑。逐步完善集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技术信息服务、无形资产评估、技术拍卖、财务审计、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打造技术全过程服务链。
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平台
发挥伊金霍洛旗及周边地区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区域间政府和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水平,综合各区域影响因素合理布局科技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推进协同创新,打造地区间创新资源流通、创新成果转移、科技信息共享、科技产品互通、创新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科技创新互惠、协同发展平台。
加强区域联动,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任务,培育创新集群。以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经济圈、呼包银榆经济区、忻榆鄂协同等区域深化合作为契机,借助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包昆通道纵轴之上,以及在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沿边开发开放布局中的重要地位,着力打造呼包鄂榆创新大协同平台,提升高端人才和产业集聚能力。积极参与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利用研究,协作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云计算应用产业,联手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等区域协同项目,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使区域协同平台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增长点。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力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使伊金霍洛旗成为人才发展环境优越、人才创新贡献突出的地区。
一、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
加大力度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为全旗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重大突破高层次人才、对自带重大科技成果来我旗的行业领军人才给予专项资助。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团队十项目”的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我旗创新创业,解决产业、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依托“科技兴蒙”行动,争取“4+8+N”科技合作主体启动和开展联合攻关科研项目落户本旗,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推进区外大院大所在本旗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二、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政策引导与人才发展规律相结合,充分提供人才发展空间,促进杰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企业引导新进人才参与重大项目、为人才快速成长创造更多机会。根据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意见,树立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进行“精准”培养。强化用人单位人才培养主体地位,鼓励用人单位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扶持一批具有高水平科技创新和创新服务人才。集中开展紧缺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提供实践和见习机会并予以适当补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成长机制。
三、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适应不同创新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实施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积极引进国家、自治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人才,同时允许我旗科技创新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双向兼职。鼓励企业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推动旗属国有企业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或现金分红激励支出不纳入工资总额基数。
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打造“双创”升级版重要部署、《推进自治区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内蒙古科技成果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要求,完善政府-金融机构-服务平台-企业联动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的助推作用,优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发展潜力好的创新型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比重。支持科技担保机构、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建设,完成股权类投资企业落地,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严格审核股权投资类企业资质,做好服务和奖励落实。
鼓励科技成果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创新和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扩大科技成果融资、股权质押融资、科技信用贷款模式应用范围。通过科技成果质押,充分体现科技成果价值、拓展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激发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帮助企业快速融资、快速投入研发、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支持重大科技工程、重点科技项目建设的融资对接活动。引导和培育科技型企业挂牌,落实相关奖补政策。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系统部署,抓好措施落实,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一、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革新与改造升级。
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瞄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科技“中试”基地,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引导科技成果对接特色产业需求转移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需求,鼓励各类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务。与“科技兴蒙”重点合作主体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机制,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的有效对接。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
一、优化创新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建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保障制度有效性和适宜性。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科技创新意识,打造先进高效的服务链条。加强科普工作力度,提高科普效果、降低科普成本,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重视科普教育的软实力的重大作用,在“十四五”期间,高规格建设科技馆,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二、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优质专利品牌产品培育、优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三优”工程,鼓励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专利池,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侵权犯罪情报信息交换互动,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的行为人建立黑名单。引导企业在并购、股权流转、对外投资等活动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建立改革创新容错机制。遵循科技创新高风险客观规律,鼓励科研人员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建立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机制。对于财政资助的创新项目未取得预期目标,经专家评议确有重要探索价值且创新主体已勤勉尽责的,继续支持其开展研究。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经费资助或风险投资,符合规定但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勤勉尽责、未谋私利的前提下,不作负面评价,免除相关责任。
四、加强科研诚信和伦理建设。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建立科研诚信评价体系、联合调查与惩戒机制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科研诚信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等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推进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加强科研伦理建设,强化科研伦理教育,提高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规范意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推行“黑名单”制度,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曝光力度,扩大公众对科研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重点支持项目 |
氢气制取、储运、应用一体化等氢能技术研发;风能装备、核心零部件、风电逆变系统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光伏薄膜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向日跟踪系统、光伏系统与智能并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储能系统、储能关键材料、装备等技术攻关;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氢燃料发动机等技术研发;稀土高性能纳米粉体材料;煤化工全产业链添加剂;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磺工艺技术的放大;矿道行进列车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智能化综采装备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与示范;鄂尔多斯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鄂尔多斯煤矿高强度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无煤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煤矿动力灾害安全感知与智能预警预报及防控技术研究;矿井矸石充填智能化充填装备与监测监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重大科技专项 |
一、现代特色农业技术攻关。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农业信息化及机械化技术集成研究、现代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农林生态环境与控制技术研究。 二、能源化工技术攻关。煤炭绿色高效开采研究,面煤、兰炭、焦油及干馏煤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现代煤化工技术研究,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研究。 三、装备制造技术攻关。围绕能源化工产业,开展产品设计,加大机械设备、关键零部件等研发。 四、装备制造技术攻关。开展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水净化及循环利用技术、废弃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研究。 五、民生领域技术攻关。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及中药新药研发、食品安全技术研究、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 |
构建科技创新领导体系。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把科技创新摆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构建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大科技”决策管理体制。
强化统筹协同联动。推动部门建立创新协调工作机制,促进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推进创新资源精准配置,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制度链等多链聚合,形成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工作格局。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全社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本级财政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预算每年按15%递增,将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纳入绩效考核,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统筹管理,优化政府科技投入支出结构。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创新投入。发挥政府资金对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落实研发激励的政策体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健全以企业为投入主体、政府政策引导、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激励机制,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建立健全多层次科创金融支撑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社会资本加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投入。
《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注重实施过程的协调管理。建立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通过职能对接、任务会商等方式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各部门要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建立符合性、相关性审查机制。
落实《规划》实施工作监测,对《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的实施进度、重大任务完成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年度监测,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程。开展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规划》的目标、任务作出必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