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欢迎您!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 www.yjhl.gov.cn |
自然风光 首页  >伊金霍洛  >图说伊旗  >自然风光
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陶亥召

来源: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1-07 09:42:00

字号:

保存

     新庙又名陶亥召,是伊金霍洛旗境内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召庙,为伊金霍洛旗的宗教活动点之一。

  该庙初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也有资料说该庙建于公元1652年),全称“热喜朋苏圪岭”,庙址在今新庙乡政府所在地南15公里处。

  据资料记载,早年在七概沟河畔住着一位叫热喜台吉的将军,他闻知世达赖喇嘛到了北京,便前去叩拜,达赖示意他回去建造一座召庙。热喜回来后,四处宣传达赖喇嘛的意思,多方筹集资金,并请一位喇嘛选定在㹀牛川三界塔建庙,处称热喜台吉庙。清乾隆四年(公元1937年),在鄂旗会盟时所绘制的地图上,就记录了“热喜台吉庙”的庙名。该庙初建是有一个独瓜,几间住所和少量的念经设备,喇嘛也只有6、7人,主要为热喜服务。到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该庙被马化龙部焚毁。此后,庙徒四处化斋,筹建新庙,并由郡王旗名哈根布都河勒格其的人去青海向仓布佛爷请示重建新庙一事。仓布佛爷指定在距旧庙约4公里的羊黄塔布哈河西岸叫敖古脑陶亥的地方建庙,庙建成后称陶亥召,俗称新庙。

  陶亥召所在地山川秀丽,独具特色,极具象征意义。庙宇建在环山盆地的一台地上,望之犹如一横卧雄狮,狮头向南,狮尾对北。而庙西北的一段山崖,则犹如象头,其鼻向东北,活灵活现。象鼻的前部有一小石洞,人们可以川洞而过。据说穿此洞者可消灾免难,潜心学法。象头部的山壁是庙徒们定时诵经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喇嘛在该壁上诵经时写的部分经文。

  该庙为藏、汉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正殿49间,为三层起脊楼房。正殿东西各有3件独瓜亦为起脊楼房,内供石母娘娘等神像;正殿后分别为25间和3间的马王庙;正殿前为49间的桑克庆殿东为49间的独瓜,西为29间大的独瓜,均为藏式风格的建筑物,桑克庆殿前为山门和3间大的四大天王庙。山门内装置着一个巨大的玛尼筒。东侧有一个3间大的独瓜,内供热喜台吉的盔甲和弓箭。四大天王庙的东南侧建佛仓两院,为该庙活佛居住之地;正南建有25间大的五道庙,为汉式起脊瓦房。庙北建有一座大型佛塔和8座小型佛塔,由东向西一字排列,庙南亦建有2座小塔。此外,还建有喇嘛住宅200余间。

  新庙建成后,曾在远近享有盛誉。到公元1863年,该庙的喇嘛多达500余名,并设有完整的宗教机构。当时该庙有活佛1人,经头喇嘛4人,果尼尔喇嘛4人,巴拉巴喇嘛1人。一年内大念经4次,小经日日念。脑高不拉,朱日开庙的宗教活动及喇嘛任免由该庙掌管。察哈尔、乌兰察布、昭乌达盟等地的喇嘛都慕名来此取经。

  脑布生宁日布是该庙著名的活佛,也是鄂尔多斯地区著名活佛之一。他曾去西藏学习20年之久,不仅佛法超群,而且精通医术,并将其高超的医疗技术传于后人,使该庙出现了不少向金巴那样的名医。

  “文革”期间,该庙部分建筑物被拆毁,保存下来的有桑克庆殿一座、两个独瓜、一院佛仓和部分喇嘛住宅。后几经修复,恢复了其原有建筑。现在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而且是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据统计,清朝末期该庙有喇嘛511人,解放前夕为109人。

主办: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承办:伊金霍洛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地图  

蒙ICP备1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6270014

蒙公网安备 15062702000137号

邮箱:yjhlqzwgkbgs@163.com  网站支持IPv6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477-8582238(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