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欢迎您!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 www.yjhl.gov.cn |
经济发展 首页  >伊金霍洛  >经济发展
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伊金霍洛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1-05 11:38:00

字号:

保存

   ——2022年1月 日在伊金霍洛旗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伊金霍洛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旗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伊金霍洛旗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旗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和旗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高基数上的稳增长,达到8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增长20%以上,达到102亿元;消费市场提质扩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4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0.5亿元,增长6.4%,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5700元和23760元,增长7%和10%,增速快于经济增速。

  一年来,我们苦干实干、奋力拼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促投资,经济运行在攻坚克难中回升向好。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企一策纾困解难,全力抓好煤炭增产保供,扎实推进8座煤矿复工复产,17座煤矿新增产能1590万吨,全年产销原煤2.1亿吨、发电100亿千瓦时、油品94万吨、液化天然气67万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给作出积极贡献。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43亿元,增长81%。深入开展“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实行稳投资“清单式”管理,市级调度重大项目投资完成额居全市第一位,全年争取到位专项和债券资金20.95亿元、审批项目467项,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设立6.5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招商,签约引进金风科技制造、徐州新能源车辆制造、清华海峡能源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0个,落地48个、到位资金36.4亿元,为打造“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严格落实稳企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轻税费38亿元,发放补贴1797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二)着力强产业、优结构,产业发展在优化升级中提质增效。新能源产业破题起势,天骄绿能5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协鑫零碳产业园、上汽红岩新能源重卡项目顺利推进。启动全市首条氢能公交线路,建成投用加氢站和换电站,推广氢燃料乘用车50辆。承办“2021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圆满完成,零碳园区50万千瓦风光指标正式获批,全旗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20%。新动能新产业持续壮大,汇能煤制天然气二期项目投产运行,神牛智能制造、速达矿用设备、金诚瑞生产截齿等装备制造项目陆续投产,居然之家、必胜客、摩尔城等知名连锁品牌相继落户,成陵旅游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等景区品质持续提升,我旗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充分释放优质产能,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布尔台、窝兔沟等5座煤矿通过5G智慧矿井验收,红庆河、高家梁等15座煤矿建成全智能综采工作面,转龙湾、马泰壕煤矿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煤矿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着力重保护、严治理,生态环境在尽锐出战中取得关键进展。持续抓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市级下达113项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全部完成,乌兰木伦河、㹀牛川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30天以上。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建成旗镇村三级林长体系,科学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重点区域和全民义务植树等国土绿化行动,完成绿化造林5.4万亩、120余万株,近5万只候鸟在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驻足停歇,为我旗生态环境投出了信任票。严控能耗总量和强度,坚决杜绝“两高”项目落地,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下降1.3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下降9%,能耗双控实现“双绿”。持续打造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全国样板,坚持“因地制宜、一矿一策”,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30.4亿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治理,新增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矿山14座,治理采煤沉陷区复垦区7.5万亩,治理率92.3%,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着力谋创新、推改革,发展活力在破解瓶颈中加快释放。深化事业单位、财政、教育、农村牧区等重点领域改革,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正式获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完成年度任务的146%,“县管校聘”改革经验得到中央深改办高度认可,并在全国予以推广。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开通全市首趟中欧班列。认真落实“科技兴蒙”和“科技新政30条”政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建设自治区首条年产1000吨水煤浆添加剂中试生产线,天骄创投电商产业园获评“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迈上新台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旗镇村三级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率达到90%,9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持续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采取市场化方式打造6200亩“标准地”和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重大项目落地实现“拿地即开工”。深化“五减一容缺”“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蒙速办、一次办”等改革,新增市场主体3924户,增长10%。

  (五)着力提品质、抓统筹,城乡面貌在建管并举中不断改善。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精心打造乌兰木伦河三号桥、阿吉奈公园、火车站等一批生态绿化景观,水岸新城中心公园对外开放,中心城区旱厕全部拆除,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6.9%和48.4%,城市生态品质进一步提升。完成绿苑、金苑等18个老旧小区维修改造,群众关心关切的“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基本解决。智慧路灯和管网、排水等系统纳入“一手办”城市服务平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红庆河蔬菜、敏盖绒山羊、德州乌驴等现代农牧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新增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重点龙头企业4家,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率达到76%。常态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牧区垃圾清运处置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提高到100%、92%和95%。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51处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阿镇至圣圆煤化工基地快速通道顺利通车,天红线110千伏迁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农村牧区移动信号提升工程新建宏基站、直放站53个。

  (六)着力惠民生、办实事,百姓福祉在普惠共享中持续增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实施“六个一批”就业创业行动,新增城镇就业24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加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3%和7.1%,向4.5万名常住农牧民及困难群众免费发放“暖心煤”6.5万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市一中附属小学、马头琴艺术学校、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12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能源职业学院一期项目主体完工。出台薪酬待遇专项政策,吸引清华、北大等“双一流”名校84名毕业生投身我旗教育事业,高考一本上线率46.5%,较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旗人民医院改扩建、蒙中医院颐养中心、蒙京医养健康项目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日检测能力6万份的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推动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特色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案例评为“自治区文旅融合发展十大优秀案例”,旗文化馆评定为“国家一级”和“全区十佳”文化馆,微电影《苜蓿花儿开》荣获2021亚洲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金牛奖,旗乌兰牧骑被评为自治区一类优秀乌兰牧骑。自治区校园足球高中联赛成功举办,“五月花海”“浪漫金秋”等主题活动迎来百万人打卡,带动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8%和25%,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国防动员、新闻广电、史志档案、外事侨务、老龄科普、工青妇、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均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过去一年,稳增长、促转型的压力之大超出预期,解难题、降能耗的任务之重超出预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令人振奋,但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旗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产业“四多四少”问题还很突出,新动能、新产业尚未真正形成有力支撑;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乡村产业振兴任重道远;“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够到位,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特别是矿区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社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重点任务

  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全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旗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从面临政策机遇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出台意见指导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为我们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发展战略视角看,党中央赋予内蒙古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自治区推动“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建设,支持鄂尔多斯市打造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市级提出要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打造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自身潜力优势看,农牧业发展正由原料输出型向商品化、品牌化方向迈进,集中集聚集约、节能环保安全、创新升级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形成,区域物流枢纽优势更加凸显、旅游业持续恢复、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作为工业经济“晴雨表”的工业用电量增速保持在6%左右,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显著增强;随着煤炭保供深入推进、“风光氢储车”项目加快建设、疫情期间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培育新的增长极。这些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开启现代化伊金霍洛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征程!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单位GDP能耗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目标增速与全市经济社会预期增速基本相同、与现阶段我旗经济潜在增长率大体一致,体现了不过分追求速度、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导向。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以奋发有为的劲头、敢为人先的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好表率。

  (一)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延链补链融链强链并进,提质增效节能降耗并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和优化升级。

  一是加快建设“风光氢储”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推广风光同场模式,推进远景能源20万千瓦风电、零碳产业园50万千瓦风光同场和绿色矿山多产业融合光伏项目建设。推动风光开发与装备制造一体化发展,加快隆基光伏产业基地、协鑫光伏组件和金风风机叶片及主机升级等项目建设,引进风电主轴承、发电机、光伏背板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打造风光产业集群。以打造零碳产业园为依托,建立绿色氢能供应体系,推进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提高绿氢供给率;建设加氢站15座,推广氢能供电供热新模式;推进协鑫、捷氢、国鸿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徐工新能源矿山机械车辆、佛山飞驰汽车、一汽解放电动重卡制造项目建设,打造鄂尔多斯新能源重卡基地,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加快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建设,确保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一期1050万千瓦储能及动力电池项目投产达效,围绕隔膜、正负极材料、逆变器等核心材料生产制造,积极引进圣钒科技、凯金新能源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储能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装备制造业要强化智能驱动,推进煤矿大宗设备更新,提升生产效率,确保荣跃高端配件制造、华东机械装备再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环保产业要重点推动马泰壕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及综合利用、察哈素煤矿水平衡优化及废水零排放、江苏蒙商固废处置中心和汇能煤制天然气高含盐废水零排放等项目建设,坚定走“环境友好型”的路子。新材料产业要切实加快信诺正能30万吨产业链延伸、金润达高分子管材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新材料产业绿色化、集聚化发展。数字产业要重点推进5G通信应用、大数据、智慧矿区、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布局应用,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优化升级企业要重点推进智慧矿山创建,推进38座在产煤矿以“5G+智慧矿山”模式完成智能化建设,加快赛蒙特尔、呼和乌素、石拉乌素等煤矿实施智能充填开采技术创新,深入推行煤炭分级分质循环利用,积极推进窝图沟、安源等6座煤矿新增产能1000万吨,有序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全年煤炭产销量稳定在2.1亿吨以上,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优化发展园区要大力提升承载力,创新工业园区管理运营和服务模式,实现园区有限“自治”。有序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继续打造一批“标准化厂房”,坚决淘汰出清“僵尸企业”、落后产能,努力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

  三是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多元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沙棘文博小镇、阿吉泰健康城、幸福9号养老院等文化旅游康养项目建设,完善龙虎渠研学基地等服务功能,加强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打造研学游、康养游、亲子游等旅游线路,推动智慧旅游上线运行,补齐发展短板,促进“消费回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增长12%以上。加快东方漫乐城、开远广场、海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度,打造集高端零售、星级酒店、商务办公、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圈。提升城市商业业态,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品牌入驻核心商圈,发展“首店经济”,带动盘活存量商业设施。鼓励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消费新模式,推进太阳城步行街、水岸新城夜市等特色街区改造提升,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模式,培育夜间消费集聚区。规划建设便民生活服务圈、城市社区邻里中心等新型商业业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动煤炭仓储物流、洗选配和配套服务项目落地,确保国能投海勒斯壕储备煤、集轩札萨克物流园区仓储、呼铁友邦新街煤炭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争取鄂尔多斯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发运列次,推动慧森现货交易交收仓库等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夯实物流枢纽基础。规划建设仓储物流及快递分拣中心,推动快递物流行业资源整合,实现生活类大宗商品集约化和数字化管理,满足各类商业主体发展的仓储配套需求。

  (二)深化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开放的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补足短板抓创新。认真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推进建立科创基金、融资担保等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投入激励机制,发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支持引导驻地央企率先建设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的新支点。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引导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双创基地”、孵化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全力推动隆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协鑫储氢研究院、海峡绿氢系统研发中心和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研发中心落地,年内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抓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升国资国企运行质量和效益。用足用活国家货币政策,完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机制,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积极推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在校学习效率。规范失信约束制度,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对符合修复条件的失信主体,及时修复并移出失信名单。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建立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持续优化环卫、市政、园林、供热等领域改革,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效能。

  三是融入新发展格局抓开放。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乌协同发展,加大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区域对接力度,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项目,以“补链、强链、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通过开展区域协作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引进项目产业链缺失、升级、整体和协同转移等项目落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依托中欧班列,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向发展贸易通道。深度参与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等进出口贸易博览会,探索发展转口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努力增加产品出口销量。

  (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善于对标先进、明确方向、找准差距,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切实当好市场的服务者、诚信的践行者、公平的守护者。

  一是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一流政务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鄂尔多斯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系统谋划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园区开展整体性、区域性评估,积极采取“标准地”“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容缺+承诺”等措施,全面推动重点项目审批提速提效,357项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蒙速办”接入事项数量和应用可办率保持在全市前列。进一步加强政银合作,将更多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到银行网点,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立完善全方位、全流程代办帮办联动机制,抓好138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实施。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税款全部缓税、中型企业按50%缓税。决不能让政策在实施层面“睡过头”,在最后一公里“卡脖子”。

  二是打造更加宽松便利的一流市场环境。推行“企业有所呼、我们有所应”的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反映问题首问负责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面向民间资本常态化推介发布项目清单,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深化“保项目、入园区、进企业、下乡村”专项行动,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政策,促进金融服务专业精准高效。简化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报装流程,采取政银企协作、发展“金融超市”、搭建产供需对接平台等创新工作举措,着力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销售难”“办事难”等问题,切实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是打造更加公平完善的一流法治环境。深入推进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招商引资、招标投标、行政协议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坚持“新官要理旧账”,依法依规、分类分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完善项目手续,阳光公平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轻装上阵。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杜绝执法扰企,遏制权力“任性”。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力提升以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规范司法活动为重点的法治营商环境。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决守牢生态保护的底线和红线。

  一是坚定不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实施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大力推进红碱淖综合治理、柳沟河上游疏干水综合利用、窟野河束会川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快推进河道私挖乱采整治,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涵养能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工作,开展岸线利用项目、非法采砂等专项整治,全面恢复岸线生态功能。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三条红线”。不折不扣落实好河湖长制,全面落实“一河一策”及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重点任务,系统治理河湖水域岸线和水环境问题。

  二是坚定不移加大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聚焦园区、镇区、矿区、河道、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生态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二期、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国家储备林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全年新造林12万亩。整合水利、林草、自然资源等数据资源,利用“航天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打造覆盖2条黄河支流、17个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监测平台。依法打击破坏草原、毁林开垦、偷牧等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

  三是坚定不移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严格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重点用能领域纳入预算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园区发展,坚决完成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加快水质净化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技改、散煤燃烧治理、道路扬尘治理、物料堆场全封闭等工程,切实解决好影响百姓生产生活的城区环境污染问题。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统筹用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最大限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强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让农牧业回归绿色本色。

  (五)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治理网格化、数字化、市场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绿色、智慧、幸福城市。

  一是持续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和人民群众需求,补齐基础短板,解决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环保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改造等薄弱环节建设。高质量打造城市生态系统,推动园林绿化向园林艺术转变,建设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展城镇居住社区补短板行动。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行园林、市政、环卫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高效便民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鼓励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在阿镇中心城区集中办公场所和商场、景区推开垃圾分类工作。鼓励物业企业通过加盟、重组等方式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物业服务规范化水平。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特殊人群加强动态监测,坚决防止返贫致贫。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编制高质量乡村振兴规划,着力抓好产业构筑,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精准打好规模牌、特色牌、融合牌,推动蒙泰田园综合体、乌兰现代畜牧科级示范园、天骄绿能板下高端肉牛养殖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通过“链长制”引进招商引资企业5家。政府投资1亿元扶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及金融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坚持以工哺农,引导全旗工矿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提供资金保障。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确保138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挂牌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出一批科研成果。有序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确保全旗耕地不低于50.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保持在21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2亿斤以上,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产业化联合体达到6家,评定旗级以上农牧民示范合作社10家,认定市级家庭农牧场10个。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鄂榆延高铁、呼包鄂榆1小时铁路交通圈建设,完善公路路网、优化物流网,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建设石圪台大桥,完成南绕城至空港物流园区道路建设,提升改造农村公路60公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公路“路长制”全覆盖。加快5G网络、全光纤网、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5G基站200个。加快城镇及农村牧区清洁取暖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动阿镇集中供热改造,分类推进138个嘎查村农牧民“太阳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新建改造供电线路366公里,实施巴图塔110千伏和上湾、昌井渠35千伏输变电工程。重点完善6个镇区和3个办事处的水、电、暖、气等乡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居住在农村牧区的老百姓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便利的生活。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就业创业。深入落实就业援助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园载体作用,力争双创园在孵企业突破170家。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育和引导性培训,优先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脱贫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六个一批”就业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强化驻地企业安置、录用伊旗籍大学生就业行动,确保伊旗籍大学生在驻地企业就业达到200名。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二是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落实《伊金霍洛旗教育现代化2035》,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第十小学、第三幼儿园、市一中伊金霍洛校区等20个教育基础设施工程,确保实验学校教学楼、西山佳苑幼儿园等10个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530个。持续改善基层办学条件,开工建设上湾小学综合楼、新庙小学综合楼、札萨克第二幼儿园,缩小城乡教学硬件设施差距。强化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招考招聘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41名。不折不扣落实好教师工资待遇、奖励性绩效、“双减”课后服务经费等政策,打破教师职务晋升“天花板”。

  三是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健康伊金霍洛行动,衔接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伊金霍洛行动,推进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旗县。加快旗人民医院创伤急救、心脑血管、呼吸等重点专科建设,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组织实施卫生技术与卫生管理“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探索对引进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提供住房或安家费等奖励办法。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实行科主任和护士长竞争上岗制度,增强工作竞争活力。完成旗人民医院传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和院感防控水平。

  四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创新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实行“点单式”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旗博物馆开工建设,支持乌兰牧骑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全面推行文物长制,切实做好文物研究、展览、科普和保护。充分利用智慧文旅项目大数据分析,开展精准营销宣传,通过打造网红打卡地、概念民宿、培养本土网红,提升网络媒体关注度。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有序将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办好全旗职工运动会、天骄体育嘉年华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第二届伊金霍洛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五是不断加强社会兜底保障。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做好城乡低保户、贫困大学生、五保户、“三无”人员、孤儿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工作,完善各类救助资源“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急难”应急救援机制,提升救助资源统筹配置水平。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依托“智慧养老”,逐步形成“以公办敬老院与社会办福利院为主的机构养老、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主的社区养老、以‘智慧居家养老’为主的居家养老”相衔接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充分发挥临时困难救济、特殊困难救济的兜底作用,对基本生活严重困难家庭给予救济。扎实做好低收入群众保障工作,将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加强特困人员集中兜底保障。

  (七)树牢底线思维,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

  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落实落细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全面细致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及其他货物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流通运输销售检测全链条监管。着力抓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出逐级包联、网格制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二是坚决有力抓好安全生产。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抓好危险化学品、煤矿、消防安全、道路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任务。加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设施及队伍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信息追溯体系,持续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是多措并举抓好信访维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源头治理,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聚焦控增减存,注重推进信访听证评议和信访教育疏导,着力打造阳光信访,大力整治重复信访,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全力以赴抓好风险防范。持续防范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全力做好政府金融类债务风险防控。加快推进非法集资案件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巩固“平安伊金霍洛”创建成果,不断强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同时,我们还要全面做好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工青妇、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加强统计审计、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民族宗教、粮食安全、红十字、邮政通信等工作,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行者不止,虽远必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和决议,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谱写伊金霍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办: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承办:伊金霍洛旗政务服务局

网站地图

蒙ICP备1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6270014

蒙公网安备 15062702000137号

邮箱:yjhlqzwgkbgs@163.com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477-8582238